人人都爱马文才_分卷阅读_292
作者:
祈祷君 更新:2020-07-30 19:16 字数:3481
马文才等到祝英楼情绪终于平复,才叹息道:“之前祝家庄既然想着多观察在下一段时间,甚至将令妹送到会稽学馆来,可见也不是拘泥性别之见的人家。我刚刚说祝家刻意讹我,是我言之过甚,在下在这里赔礼。”
他对着祝英楼一揖到底。
待祝英楼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后,马文才直起身来,一边观察着祝英楼的神色,一边问他道:
“既然如此,现在为何又突然同意了婚事呢?就算我同意了亲事,好歹也让我知道其中隐情。”
“竟是怎么也瞒不过你……”
祝英楼疲惫地一抹脸,意外地露出了脆弱的神态。
“之前褚家扶持的那人曾提出过娶我小妹为妾,作为我家支持他的‘奖励’。我阿爷阿娘并没有攀附上此人的意思,自然是想尽办法推脱了,甚至连我家小妹还未成人的理由都用了。”
“我们原想着这事应该就算是糊弄过去了,可正依你之前所说,大概是英台炼金的本事被那边发现了,建康传了消息过来,说是会有人来会稽接走小妹,还说许下祝家泼天的富贵。”
祝英楼的语气有些怅然。
祝家想要泼天的富贵时,现实狠狠地抽了他们一记无情的耳光。
现在祝家只想偏安一隅好好的过安生的日子,可别人却忘不了他们,还想着送什么“泼天的富贵”。
如果他要能选,又何必急急忙忙将妹妹这么嫁出去?
第222章 居心叵测
“你和马文才说了些什么?为何一整天都在别院里?”
一览无遗的会稽山顶上, 神情严肃的褚向负手而立。
“英台因起火破了相,虽说已经送到徐家医治,可毕竟伤到了脸面, 我阿爷阿娘正在商议和马家的婚事。”
祝英楼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但是马家似乎有些不愿意, 所以我来和马文才理论,期间我有些冲动,和马家的人动了手。”
负手而立的褚向始终没有转过身, 祝英楼有些惴惴不安。
“你们别想玩这种小聪明。”褚向的声音在山风中幽幽传来,“祝英台死了便算了,若没死, 那边不会打消要她的想法的。”
“褚公子,英台蒲柳之姿, 怎么入得了那位的法眼?何况现在她还破了相, 根本就……”
“这个, 你和那位解释去吧。”褚向叹气,“我来会稽, 只是为了铸铁与囤粮之事, 这些个旁枝末节,我不管的。”
祝英楼已经习惯了褚向的凉薄,可即便如此, 祝英台和褚向毕竟有同窗之谊,如今褚向竟直接说祝英台的生死将来都是“旁枝末节”,这让祝英楼不由得心寒。
“难道是英台有什么过人之处吗?若是有什么祝家可以做到的, 公子大可直说,祝家庄一定双手奉上,何必要让英台背井离乡,到北方去?”
他试着求情。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你当真以为这种事我说了算?”
褚向被祝英楼连番哀求,忿怒地转过身来。
“我也只是局中之人!”
看见他肿得高高的半边脸颊,祝英楼吃了一惊。
“褚大公子,你怎么……”
“做错了事,自然是要受罚的。”
褚向语气淡淡。
“祝英楼,你那一把火,也不知坏了多少好事。你自己放的火,结果烧伤了祝英台,这话我信,那边会信吗?”
他摇了摇头。
“若是烧死了,死无对证也好,可所有人都看见你们祝家的船把祝英台送走了。你这步棋,臭得很。”
一旁的祝英楼有苦说不出。
他倒是想死无对证,从此让妹妹消失在别人的视线之中,可谁能想到马文才居然将英台给劫下了?
“为何说我坏了好事?”
祝英楼试探着问:“和朝露楼的刺客有关吗?”
褚向知道瞒不过他,眼神从他身上扫过,微微点了点头。
“若公子和我说了那日有刺客要行事,我必不会放那把火!”
祝英楼状似懊恼地恨声道:“若不是那些刺客阻挠,我的部曲又怎么会带不走英台?如今害英台受了伤,那边还要怪我等坏了好事?”
“那些皆是死士,平时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便是我,也是最后一刻才知道会有人行刺,只能匆匆离开那里。”
褚向担忧祝英楼会因此记恨那边,解释道:“这些死士培养不易,并不是可以随意派遣的,如今因一场大火撤退不及,派往会稽郡的死士在朝露楼里折损殆尽,你说那边会如何?”
祝英楼的脸色又青又白,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任由大公子派遣,只求大公子在那边替我求情。”
“这些死士并不归我管,不过确实有事得你们来做。”
褚向说,“这些死士来会稽郡本还有一项任务,但如今他们已经死了,这件事便成了无主的任务。那些死士既然因为祝家庄放的火死在朝露楼里,这件事就得祝家来做。”
“何事?”
祝英楼一怔。
“那边好像在找什么东西,那东西现在应该落在了如今的鄞县县令手中。”
褚向漠然地看着前方,转述着别人的要求。
“这些死士本来是准备在半路上截杀这位新任的鄞县县令的,结果一来二去,此事已经耽搁了,祝家庄离鄞县近的很……”
“那边已经去信给了祝庄主,让他派人去找一本册簿。如果找不到,就直接把那县令杀了。”
***
鄞县。
接风洗尘的筵席完毕后,梁山伯摇摇晃晃地被马文才的侍卫搀扶着,往自己的房间里走。
等走到了无人的地方,梁山伯一改刚才酒醉不醒的样子,自己撑着柱子站了起来,使劲地摇了摇脑袋,清醒了过来。
旁边的祝英台身为梁山伯的“亲信”也被灌了些酒,但比起梁山伯来,实在是太少了,现在还能自己站得住。
三人警觉地回了房,那侍卫看住门,梁山伯和祝英台进了屋。
“你现在糊弄他们,说你还没募到足够的人手,等学馆的算吏和书吏们到了以后,你准备怎么办?”
祝英台想起宴席上那一群人就头痛。
“衙门里似乎都是杨勉的人?”
“我不这么说,没办法看清现在的局势。”梁山伯解释着,“要是他们看到我带着浩浩荡荡一群人来赴任,今晚就不会是接风宴,而是鸿门宴了。”
“这么严重?”
祝英台吓了一跳。
“这县丞是本地人,出身大族,从城门官到道路两边的商家都与他相熟,一路都在和他打招呼,他也有意在我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希望我倚仗他在鄞县立足。”
梁山伯皱着眉头,“我必须得在弄清本县情况之前和他虚与委蛇,否则他欺上瞒下,我什么都不会知道。”
“你要知道什么?”
祝英台好奇。
“这鄞县紧邻句章和余姚、上虞,水道纵横陆路通达,可偏偏一直都是下县,这并不合乎常理。我来之前在太守府借过县志,此处每年春夏都会发生水灾,这也是众人认为鄞县不能发展的原因……”
他迟疑着说:“但上游的上虞也经常因曹娥江泛滥出现水情,却没有鄞县这般古怪,每年因水灾死的人这么多……”
“你担心这其中另有缘故?”
梁山伯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那鄞县县令因收受贿赂入罪也很可疑。我上任之前打听过,和我出身贫寒不同,那位县令家境富庶,家中良田千亩,应该不会眼皮子浅到这种地步。”
有钱人做官是为了往上爬,而不是赚钱。
“而且有传闻他喜怒无常、常常因贪睡不愿坐堂,其他人不得不靠贿赂来见到这位县令,平日里一些杂务都是这位县丞处理的。”
“听起来是很可疑。”
祝英台的目光从屋中的锡壶上扫过,突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我发现他们给你准备的是锡器,你最好不要用它们。”
“锡器?”
梁山伯笑道:“这不是寻常之物么,为何不能用?”
“锡器也分很多种,我在祝家庄也见过不少锡器,其色泽明亮质地坚硬,这是因为我们家的锡器混入的是铜,所以每件用器都坚固耐用。”
祝英台不是炫富,而是很认真地解释着。
“但是县衙里用的锡器我看过了,虽然看起来也很亮,但混入的不是铜,而是铅。这让锡器的造价变低,重量也轻了不少,但是用铅量过重的锡壶盛热水或者温酒,就对身体有害。”
这时候的工艺水平太低,纯锡器是不存在的,大多是锡合金。
银器会发黑,铜器也贵,锡器熔点低容易铸造,耐用的锡器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锡器入铜是一种复杂的工艺,造价也高,但混入铅就不然,随便一个普通的锡匠就能制作。
祝英台虽然知道梁山伯的身体没有传说中那般差,可传说里他吐血死在任上太可怕了,这含铅量高的锡器普通人用了可能只有一点身体不适,但要抵抗力差的很容易就铅中毒。
更别说南方人平时喜欢饮用温热的黄酒以驱寒,这锡壶装酒加温,其混入的铅会与米酒中的醋酸化合成醋酸铅。
饮酒时,醋酸铅被饮入消化道,少部分吸收入血,以磷酸氨铅等形态藏于骨组织内,很快就会有各种严重的影响。
梁山伯听了吓一跳。
“有害?难道会中毒?”
“算是中毒吧。慢性毒?”
祝英台犹豫着回答,很快又补充着:“总之对身体不好,你还是用陶器吧。”
梁山伯一眼扫过屋中,举凡茶罐、水杯、温酒器和酒杯、水壶皆是锡器所制,不由得心惊肉跳。
“我看这些锡器都像是用过不少时候了,如果前任县令一直用得是这些……”
他慌慌张张地问:“这铅导致的中毒会不会让人喜怒无常,或是昏沉疲乏不能理事?”
“我不是学医的,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