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124节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1-07-12 00:36      字数:3451
  另一个学生好奇:“真有百年传承?”
  “这都家里传下来的。”吕冬含糊一句,着重说道:“以前家里烙薄饼,就刷上这酱,卷土豆丝吃。”
  最开始那个学生说道:“老板,你别说了,我这口水都要往外流了。”
  后面这句,吕冬说得是实话,前段时间,老娘还做过一次。
  宋娜和李文越收拾完桌子,一人搬个马扎坐下休息,吕冬过去说道:“这就九点,你俩早点回去休息。”
  李文越摆摆手:“等会拉我回村,我明个回去待一天。”
  宋娜笑:“这点活还叫活?累活重活你都做了,我俩就收拾点边边角角,赶明个我再来给你帮忙。”
  吕冬提醒道:“你买卖不做了?”
  宋娜看了眼背包,说道:“大周末的,人都出去到泉南和青照逛,没几个人在宿舍,卖不动货,不如平时。”
  李文越也不跟吕冬客气:“我就不来了,在家待一天。”
  吕冬摆摆手:“都别来了,忙的过来。”
  最后几个学生结账走人,吕冬主动把零头抹掉,今天的麻辣烫销售一空。
  在大学城这个从娱乐到特色食品都匮乏的地方,下午那场篮球赛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简单收拾一下,吕冬把宋娜赶回去睡觉,这个点路灯明亮,路上学生很多,体育学院没几步,倒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吕冬先拉一趟东西回去,同时载着李文越回家。
  “下午效果咋样?”李文越问道:“今天下午有没增长?卖了多少钱?”
  吕冬拉上外套拉链,加油门上马路,对李文越也不用隐瞒,说道:“今晚上,光麻辣烫卖了400多,加上今中午,麻辣烫流水上600了。”
  拉动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李文越笑着说道:“冬子,你这买卖越做越大。”
  吕冬说道:“也是机会好,再过两年,摆摊就没这么好机会了。”
  李文越好多次来给吕冬帮忙,又身在大学城,有切身体会:“大学城刚开始,啥东西都缺,就是不缺学生和工人。”
  吕冬不禁笑起来,问道:“文越,你将来打算做啥?”
  李文越直接说道:“我先学好本事,有了硬本事,干啥都有底气。”
  “也是。”吕冬没再多问。
  因为那场洪水没有冲垮河堤,吕家村乃至宁秀镇很多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曾经他没关心过镇领导是不是杨烈文,这也不在一个混小子关心范围之内,现在想想,如果洪水决堤,宁秀镇的领导们能好过?
  吕冬看向前方,那个念头更加坚定,与其纠缠过去,不如向前发展。
  第111章 大生意
  省大一场重量级篮球赛,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吕氏麻辣烫的名声不胫而走,周日从十点多开始,过来吃麻辣烫的学生络绎不绝,不仅所有桌子都坐了人,连车边都围得满满的,三种口味加不同的酱料,可以满足很多人。
  天气凉爽,麻辣烫吃起来更爽。
  这买卖,一串看似不值钱,摆地摊的上限却远远超过卤肉烧饼。
  到十一点多时,汤锅里煮的串已经换了两茬。
  宋娜没听吕冬的规劝,仍然过来帮忙,吕冬干脆让她算账找钱,也能轻松点。
  麻辣烫想要吸引人,汤头和酱汁的味道最关键,这恰恰是吕冬和胡春兰所擅长的。
  赵娟娟豆腐脑摊子开卖之后,甚至出现有人端着豆腐脑碗,专门来吕冬这边的桌子上加酱料的情况。
  两家紧挨着,生意本就互相促进,多少有连带效应,吕冬倒无所谓。
  抽个空,吕冬问:“娟姐,你爸啥情况?真把这摊子扔给你一人了?”
  打中秋节,老赵就没再来过。
  赵娟娟笑,还是上次的回答:“身体不太好,暂时得歇着。”
  见她不愿多说,吕冬也没多问,继续忙碌麻辣烫摊子上的事。
  他这边能吸引顾客留住人,连带着周围几个摊子也人流量大涨,焦守贵的磁带呼呼往外卖,《还珠格格》在芒果台正式开播,凡是有《当》和《雨蝶》的磁带,简直有多少卖多少。
  这个世纪之交,小燕子正在成为风靡全国的流行文化。
  焦三黑的租书摊子,受到焦守贵那边影响,金庸和古龙的书往后挪,最前面摆上一片琼瑶的小说。
  他租书生意也不错。
  “吕冬生意是真好。”趁着没人的功夫,焦守贵凑过来对焦三黑说道:“新营生刚上几天,就火到这程度。”
  焦三黑看到围在吕冬摊位前的人群,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说道:“哥,你不了解。”
  “我不了解啥?”焦守贵让他说得莫名其妙。
  焦三黑想到那天借秘籍的事,又看看隔壁剁肉剁的梆梆响的乔卫国,到嗓子眼上的话吞了回去。
  吕冬和乔卫国为人都没得说,但涉及到门派秘辛?
  五毒教教主,大隐隐于市,做小吃生意好不是应该的吗?五毒教最擅长啥?肯定是玩虫用药,各种虫子,各种草药,随便配配,好吃的叫人吞舌头太正常!
  焦三黑被百年传承的招牌吸引住目光,仔细想想,吕冬其实挺谦虚,五毒教传承不止百年吧?
  市场北边,不少人频频看南边,两边人流量差距挺大,东边的、西边的和南边的人过来,大都停在南边入口处,尤其最南端的小伙子,俩摊位一直是全市场生意最好的。
  换成别人,早动心思了,但看看那百年传承招牌,有想法的人也仅仅是停留在想上面。
  市场上谁都知道,那个小伙子绝对的地头蛇,本地有名宗族势力村吕家村的人,吕家村有百十号壮劳力就在旁边工地上干活,时不时能在他摊位上见到宁秀一个有名的大混子,据说外号叫座山雕。
  不说别的,听听这绰号就知道不是好人。
  一般人,谁会叫座山雕?混个八大金刚名号都不容易。
  更关键一点,人还有个刚升上指导员的堂哥,就管市场这一片,跟工商和联合执法关系也不一般。
  有传言,不少老江湖看他年纪小招惹过他,没一个有好下场。
  派出所有流言出来,说他是五毒教教主。
  这明显比座山雕还狠!
  惹不起,惹不起……
  有些人觉得,如果这人在市场强收保护费,也没人敢说啥,但说来也怪,这小伙子就守着自个一亩三分地,很少跑出来欺负人。
  市场上也没听说他欺负过谁。
  “他生意真好。”卖鸡蛋灌饼的跟他老婆说道:“要不咱也改行?”
  他老婆不无羡慕的看南边,却充满疑虑:“咱跟人抢买卖,会不会把他惹恼了?”
  卖鸡蛋灌饼的想到传言,也担心:“先看看再说吧。”
  某些事,也是吕冬有意为之,最近遇到的破烂事,让他明白一件事,“恶名”有时候不是坏事。
  一中午过去,人渐渐减少,盛放原材料的筐子,基本都空了。
  最后一个顾客离开,吕冬拿起抹布收拾,宋娜坐在个马扎上,掏出腰包里所有钱,迅速开始清点。
  这些天,她没少做生意点钱,熟练的很。
  吕冬收拾掉垃圾,擦干净汤锅和桌子,宋娜已经清点完了。
  她过来跟吕冬报账:“中午实收402块钱,卖了超过2000串。”
  收钱时会抹掉点零头,具体卖了多少串记不清了。
  吕冬接过钱,扎好收起来:“跟上前天一天卖的了。”
  宋娜帮着吕冬打扫:“今天周日,下午晚上出来的人会更多。”
  吕冬看眼车斗的存货区:“剩下的不多了,我得回去一趟拿货。”
  “你去吧。”宋娜活动着右手手腕:“这里我帮你看着。”
  赵娟娟这时走过来,收拾吕冬这边桌子上的豆腐脑碗,也顺带帮吕冬打扫,她脑子比老赵活泛,市场上如今也不是她一家卖豆腐脑,每天都能三百多流水,挨着吕冬的摊子是关键。
  有些跟吕冬有关的流言她也听过,大学城最早摆摊的几个人,关系都算不错,因为吕冬的关系,像她、二焦和老刘,都没人敢招惹。
  这要换到农村大集上,早有人想办法换他们的摊位位置了。
  赵娟娟边帮着收拾,边不好意思说道:“吕冬,吃豆腐脑的,用了你不少料,这事……”
  “没事!”吕冬大度摆手:“娟姐,一起卖生意,这就点小事。”
  宋娜听了,觉得吕冬挺会处理人际关系,像学校里那些同龄人,稍微有点成绩,一个个恨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
  打扫完卫生,吕冬骑上摩托车,拖着拖斗回村去拉货。
  从冰柜中找出成包的材料,又去堂屋地上拿东西,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天气有问题,还是老屋墙里面虫子多挤不下,又在地上发现个蝎子。
  没得说,找筷子夹进长筒盒子,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吕冬拉上东西回去,刚进大学城,迎面过来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轿车交错而过,突然掉头回来,从他旁边超过去,停在路边。
  正好拦在吕冬前进的方向上。
  吕冬缓缓停车,一手从包里摸出硬质烟盒,下车走到拖斗边,这里放着跟棍子,随手就能摸出来。
  烟盒中的痒辣子早就死了,但死了的痒辣子跟活着时区别不大。
  这时间,没地方再去找活的,只能将就着用。
  再想找新的,最快也要等明年六月份。
  前面,桑塔纳轿车上下来个中年人,个头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
  吕冬仔细看,车上没其他人,再看中年人脸,不认识。
  中年人关上车门,朝这边走来:“吕冬,是吧?”
  虽然带着普通话的腔,但听口音,吕冬确定是青照人,微微点头,问道:“你是……”
  中年人停在嘉陵车车头前面,笑着说道:“我叫马运来,马家村的,找你有点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