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444节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1-07-12 00:43      字数:4008
  最后,乔卫国才跑到登封想要学武。
  这可以说是一个缩影。
  安装和规整运来的体育器材不用吕冬操心,干脆和七叔与李文越,围着新建的小学转了一圈。
  小学校坐北朝南,进门就是一条直通操场旗杆的水泥路,二十多间校舍分布在主路两旁,最靠近传达室的这一边,就是办公区和功能区,有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仓库、图书室和阅览室等等。
  阅览室比较大,还兼具另外一个功能——充当夜校。
  如果需要培训文化知识和技能理论,可以在学校放学以后,放在阅览室里进行。
  其余的,就是从学前班开始的教室。
  学前班分为大班和小班,从这个学期开始,青照的小学正式更改为六年级学制。
  以前的时候,泉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各县情况都有区别。
  有的是六年小学三年初中,有的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像青照这种地方,干脆就是五年小学三年初中。
  从2000年开始,泉南正式统一了标准。
  最后,看到各个教室里的吊扇,还有锅炉房与供暖的暖气片,李文越挺感慨:“咱上学时,可没这么好条件。”
  吕冬点点头:“那时候教室连个炉子都没有,封北边窗户的塑料布和密封条,都得学生从家里找来,取暖都靠抖……”
  然后,他给自个学习不好找了个强大的理由:“冬天冷,夏天热,叫人没心思学习。”
  “你可散了吧,冬子。”吕建仁毫不留情的说道:“就你?给你空调和集中供暖,能考上大学?”
  李文越不禁笑起来,大概有的人真不太适合读书。
  农家子弟,读书走出去,最容易改变自身处境的一条路,但这不是说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是别的路更困难。
  但冬子如今已经趟出一条路来。
  李文越推了下眼镜,发小从小到大,所有的一切都看在他眼里,吕冬的路真的越走越宽。
  最让他敬佩的一点,吕冬没有只顾自个,而是带着吕家村一起发展。
  突然,有收音机的声音飘过来。
  李文越循声去看,就见铁叔左手手腕上挂着个收音机,正走过来。
  收音机里面,有一首熟悉的老歌。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男女老少一条心,鱼水难分一家人,哎~谁不说咱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
  吕冬也看到铁公鸡,打招呼:“铁叔。”
  铁公鸡说道:“听说今天学校搬家,我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吕建仁接话道:“别的不需要,老铁,你去孙庆海那里,订上席,等所有人忙完,晚上一块过去吃饭。”
  “嘿,老七!”铁公鸡围着吕建仁转一圈:“为啥不是你去。”
  吕建仁说道:“因为我没钱,没你有钱。”
  铁公鸡挽起衬衣袖子:“我是来下大力的!”
  下力干活可以,掏钱请人吃饭,没门!
  九点多,村里的货车运来了课桌、凳子和讲台之类的,全都是吕家村新定做的。
  正好是周日,小学校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上午十点钟在学校按时集合,来干搬课桌凳子一类力所能及的活。
  这是郭校长和吕振林一力要求的。
  教育方面,吕冬是个外行,为学校提供硬件之类的还行,具体参与意见还是免了。
  钉子带着几个人半途想要开溜,叫吕冬给抓住了。
  “去哪?”吕冬看着几个人。
  “冬哥。”
  “冬哥……”
  这帮小的都服吕冬,一个个的全耷拉着头。
  钉子带着点小心,说道:“冬哥,我们去河里摸鱼,这就快没水了,摸到鱼,我们分你一半,嘎牙鱼可多了,还有黑鱼呢!”
  吕冬摆了下头:“赶紧的回去,干完活再去,叫三爷爷看到,小心你们的皮!”
  钉子不想去:“冬哥……”
  吕冬说道:“赶紧的,在学校要听指挥,我听你爸说,你上个学期学习有进步,考了二十名?”
  “嗯。”钉子挠头:“我也不知道咋考的。”
  反正糊里糊涂的,成绩就变好了。
  吕冬却知道怎么回事,专门叮嘱道:“回头摸到鱼,挑大的给你兰兰姐送一些过去。”
  从去年过完年,冬子周末做作业的时候,就跟吕兰兰一起做,吕兰兰带着他,还是挺管用的。
  钉子想到爱吃好的的兰兰姐,说道:“干完活,我给兰兰姐摸条大黑鱼去!”
  第455章 家和万事兴
  晚上吃完饭,就在新学校的阅览室里,吕家村的骨干们凑在一起开会,主要是讨论新村规划方面的事。
  “上面对咱们村支持力度很大!”吕振林站在讲台上,说道:“顶着压力给咱们批了地!”
  虽然新村占的大部分是场院地和自留地,涉及的责任田相对较少,这年头房地产刚起步不久,暂时没有转换指标卖指标之类的,但转成宅基地也不容易。
  村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挺支持建设新村,因为吕家村过往条件一般,大部分房子都偏老偏旧,真正的红砖大瓦房,实际上就集街靠南的那一片。
  剩余的那些,吕振林也全做通了工作。
  吕振林话在继续:“上级给咱们批了地,其他方面就不用指望了,也不可能像村小学那样,给咱们资金的援助,新村的事情,需要咱们自力更生。”
  吕冬也了解情况,县里以财政贷款的方式推进文旅计划,到处是用钱的地方,老村的旅游改造上,已经争取到了支持,纳入整体规划当中,不可能新村建设上面,县里还会掏钱。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连老师工资都发不全的年代,不能指望太多。
  接着,吕建国上台发言,尽管建筑公司一把手是五爷爷,但吕建国一直负责吕家村这边的建筑事宜。
  “目前来说,上面提出的新村建设模式有两种方案。”吕建国将两张图贴在黑板上,一张是多层楼房,另一张是独门独院的房子:“现在,全市各地都在建设楼房,新楼房住宅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住房。”
  他又指了下另一张图纸:“再就是独门独院,这样的成本要高一点,不过我们的土地不用花钱,倒也不会高太多。”
  这片地本就是村里的自留地和部分场院地,不纯在建筑成本最高的土地转让金。
  李会计发言:“独门独户更适合咱们农村,住楼……咋说呢,感觉各种不方便,总不能让咱这一辈的人扔了地不管,有地就有农具,还有狗猫鸡之类的,上了楼咋办?还有供暖的炉子等等……”
  农村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实际的情况,吕振林说道:“这些都必须考虑到,不可能咱们几个人决定让全村人上楼,就全村人抛弃所有,全都挪到楼上去住,那不现实,也是对全村人不负责任!说句不好听的,全村人都得戳咱们脊梁骨!”
  吕建国也赞同:“我们毕竟是农村,选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我也认为独门独院才适合吕家村。”
  吕冬举了下手,说道:“我有几个考虑。”
  这两年,吕冬在村里话语权越来越重,没有人会忽略他的意见。
  吕振林就说道:“冬子,有话尽管说。”
  “我对建筑是外行,主要是想说新村与咱村的发展。”吕冬边思考边说道:“咱们建设新村,不能只考虑当下,还有未来,新村一旦落成,可能未来几十年不变。”
  吕振林和李会计等人都在点头。
  吕冬又说道:“咱们村的收入眼瞅着的往上涨,用不了多长时间,家家户户买车不是梦,很可能变成现实。”
  吕建国笑着接一句:“你考虑的真远。”
  吕冬觉得,说不定未来四五年就能实现:“大伯,车在不断降价,咱们村的收入在增加,马上就加入wto了,车只会越来越便宜,所以买车这种事,以后不会稀罕。”
  吕建国多少了解经济形势:“有道理。”
  “所以,我个人觉得,设计规划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曾经吕冬去过很多农村,别说逢年过节了,那些规划不好的村庄,平时进出车就非常困难,逢年过节走亲戚,比城里堵得还厉害,往往挪都没地方挪,直接在村里的羊肠小道上堵死。
  至于村庄内部因为街道狭窄拥挤带来的停车难和汽车剐蹭之类的小车祸,更是数不胜数。
  当年大水之后重建的吕家村,重建时考虑的是节约费用,让受灾群众尽快住上房子,根本没有太多长远规划,堪称新农村拥堵的典型。
  吕冬说道:“道路最好修的宽一点,每家每户最好有车库或者带有专门的停车位,在村头上,最好再规划一个小型停车场出来,以后时不时可能会有领导过来,停车也方便。”
  吕建国掏出钢笔,把吕冬所说的全都记在了本子上。
  吕振林点上一根烟:“冬子看得一向远,这些意见非常中肯。”
  李会计也持支持的态度。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吕家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相比于去年,今年不但多了一个公司,收入更是翻着跟头往上涨。
  全村人大部分劳力都在村公司里上班,除了年底的分红,日常还有工资,未来几年实现家家户户买车,真不是梦。
  吕振飞这时说道:“先不提轿车,现在咱们村的农用车和三轮车也不少,规划好车位,也便于停车,还有道路宽敞也有个好处,村里的场院地一点都没剩下,全变成建筑用地了,以后大家伙去哪晒粮食?只能柏油路上,现在的柏油路是咱们村往外运输的主干道,不能晒粮食,到时只能在村子里面晒。”
  吕冬因为长期不种地,就没考虑到这点,接话道:“五爷爷说得对,长辈们不会放弃田地,就算机械化程度高了,粮食总需要个晾晒的地方。”
  “行!建国,你记下来。”吕振林当场拍板:“你跟设计院交流的时候,要重点说下这个情况。”
  吕建国应道:“晓得。”
  讨论完新村的事,吕冬问了下墨泉公园和李清照故里那边的工程。
  那边正在加紧施工,不过七叔在正儿八经教了一阵徒弟之后,又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正常状态,还盯上了给小学校看大门的活……
  如果不是三爷爷盯着,七叔在建筑公司那边,就摞挑子不干了。
  墨泉公园最先施工的龙泉寺已经完成,并且顺利通过县里验收,县里对吕家村建筑公司的仿旧建筑维修非常满意,加上关系一直保持的很好,建筑工程公司又顺利拿到七星台和荷花池等景区仿旧建筑的维修工程。
  因为洛庄汉墓出土的一系列文物都会留在青照,发掘地就地建立大型博物馆保存,吕家村建筑工程公司也在积极做先期工作,以便后面能承接相应的仿古建筑工程。
  大学城方面的业务,在建的门头房完成以后,会转入到太东软件园的工程上面,建筑公司从千盛开放公司那边,承接了一部分业务。
  开完会回去的时候,吕冬在新校区的传达室里,看到了与李家一个爷爷辈的喝酒的七叔,叫着他一块走。
  “明天去上班?”吕冬直接问道。
  “去。“吕建仁似乎很无奈:“那个郭胡子,同样的工资,宁愿找老李头,也不用我,真要招了贼,老李头能顶用?”
  他信誓旦旦:“咱村的孩子,能离得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