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作者:
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7:23 字数:1936
“哈哈,殿下所言甚是,然则钟会此人色厉内荏,前年在许昌,吴军坐山观虎斗,北可直取青兖,东可下淮泗,钟会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可见此人不过如此而已,今日观其举动,不过守户之犬尔!荆州、广州、扬州,三路大军,任何一路破敌,江东便大势已去。”
别人畏惧钟会的威名,杜预却丝毫不放在眼中。
这不是轻敌,而是洞悉了钟会的本质。
至今为止,除了欺负司马炎和孙皓,钟会也没有一场拿得出手的战绩。
问完粮食,杜预又询问了吴军的装备、士气,主要将领等等,甚至从一个都尉嘴中问出江东布防图。
整个吴国在杜预面前像是没穿衣服一样。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秦军手中,只差一个契机了。
杨旭除了请教杜预,也没忘记杨峥让他此次出征的用意,对军中将领也是暗中拉拢。
其实也用不着拉拢,只要不傻,都知道主动跟太子亲近。
尤其是苟晞,本来就才武过人,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好不容易遇到杨旭,自然要抱紧大腿。
每日谈论军机,或者切磋武艺,无人能与之相匹。
张轨在兵略上勉强能一较高下,武艺却大大不如。
北宫纯武艺可以,兵略又差了几分。
杨旭跟他亲近,也获益良多。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顺
伐吴进展不算顺利。
西线羊祜、罗宪依旧被挡在西陵,建平太守吾彦铸铁索,在夷道、乐乡、夏口三地封锁长江。
东线杜预遭遇暴雨,道路泥泞,无法南下。
南面的霍彪、杨稷、毛炅等部被陶璜兄弟挡住。
吴国名声最大的是陆抗,西陵之战大放异,遮蔽了陶璜的光彩。
如果陆抗是江东西面的壁垒,那么陶璜就是江东南面的屏障。
当年蜀汉灭亡,吴国蠢蠢欲动,霍弋果断出击,先锋杨济大破吴军,阵斩吴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脩则,孙皓派薛珝、虞氾、陶璜支援,再败于杨稷、毛炅之手,吴军兵败如山倒,秦军长驱直入,几乎要一口吞下整个岭南。
是陶璜守住了合浦,遏制住了秦军的狂飙猛进。
后郭马作乱,攻杀广州督虞授,自称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联合南中秦军,吸纳岭南蛮族,声势颇大。
还是陶璜出马,三下五除二击败郭马,半个月时间,如汤泼雪,郭马、何典、王族、吴述、殷兴等将被传首建业,秦军都没做好插手的准备,岭南形势便被稳定下来。
如果霍弋还活着,杨峥倒是有足够的信心,但现在南中都督是年轻气盛的霍彪。
霍彪忠心没问题,也很想为大秦立下功勋。
不过一个战场上的新手,主动出击一个老手,难度可想而知。
杨稷、毛炅虽是宿将,但在陶璜、陶濬、陶抗兄弟面前,并不占绝对优势。
眼下的江东仿佛一个核桃,都知道里面脆,但就是无法击碎外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孙权死的时候开始,吴国朝堂便腥风血雨,摇摇晃晃的,但就是不倒下。
杨峥读着战报,心中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增加兵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出去征战,都是鲁芝打理后方。
此次杨峥留在大兴,才知道一场大战对后勤的压力有多大。
罗宪由蜀中提供粮草,羊祜由南阳、河东供给,霍彪、杨稷等人兵少,粮草压力不大,交州、南中自给自足。
压力大的是杜预,八万步骑,有十万余战马和牲畜。
中原结束大战才一年,加上免赋,各地官府手上仅有的一点粮食,人吃马嚼,两三个月下来,也差不多了。
淮北的卢钦已经上表请求支援粮草、兵力。
钟会提十五万大军迎战,加上江北的吴军,杜预的八万步骑压力很大。
但如果要增兵,就需要加征赋税。
“回复卢钦,朕可以支援粮草,但援兵就不必了,大秦有难处,但朕相信吴国比大秦更难。”杨峥对杜预有足够信心,东线大军全都是精锐,是大秦的家底,不是钟会临时招募的青壮可比。
再说杜预都没上书求援,说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不就是消耗吗?
偌大的中原,加上关中、蜀中、南中,难道还耗不过区区江东?
“陛下无需多虑,江东油尽灯枯,此战必破吴国。至于粮草,只要臣这把老骨头还在,断不会让前方将士挨饿!”鲁芝拱手道。
杨峥心中感动,自己走到今日,背后一直是他在撑着,“有劳伯父。”
卫瓘也赞同鲁芝的观点,“臣也认为东吴必亡,稍待时日,前方必有捷报。”
杜预、周旨、羊祜、罗宪、王濬、霍彪、杨稷……
这阵容比历史上晋灭吴之战还要豪华。
“那朕就看看钟会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杨峥笑道。
数日之后,张特、马隆、杨嚣、庞青等刺史纷纷上书,言东吴刚刚内乱,钟会封公,国中生疑,士卒离心,此战江东必亡,大秦不可错失良机,给钟会发展的时间。
文鸯、蒙虓、孟观等将还主动求战。
杜预、羊祜的奏书也送了上来,他们在前线,看的更加清楚。
“陛下之檄文,振聋发聩,江东士民携家北上者,有如过江之鲫,江东人心浮动,士气瓦解,此亡国之兆也,陆抗号为名将,进退失据,钟会自称英雄,徒有其表,皆非命世之人,长则半年,短则三月,臣必入江东,擒钟会、陆抗、孙瑾献与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