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
南山小院 更新:2024-06-23 16:00 字数:1920
看着这一地的东西,秦封和谢栗两人都生出满足感。
不得不说,囤货的基因是天生自带的,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出门前秦封还专门跑了一趟秦二伯家,请秦悦去陪着谢栗住几天,在他许诺给带府城的发带后,秦悦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谢栗给陪好了!
秦封和秦大伯说了镇上的见闻,从听到粮食涨价,再到可能北方旱灾有流民,秦大伯眼神凝重。
“我这次去府城,一是看望老师,二也是想去打探一下消息,如果北方真的有旱,咱们也得做点准备”
“你注意安全,我会通知村里人暂时别卖粮的,等你回来,希望有好消息”
秦大伯能做村长,可不是仅靠秦爷爷的缘故,他本身也带有敏感的“嗅觉”和很强的判断力。
如果北方旱灾蔓延过来,那么这个时候卖粮,就是错中之错,别看着涨的这一两文钱一斤,就觉得自己家的粮食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高高兴兴的跑去卖了。
就怕到时候十倍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回来。
秦大伯如今快五十,记忆中,小时候也经历过一场大旱,他对那场灾难的细节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可他忘不了天天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滋味,甚至最难的时候,他饿得吃观音土,还好被秦爷爷发现了,冒险进了深山里,十来天才回来,带回了粮食,才让他们一家存活。
旱灾过后,整个青山村里,人少了一大半,他原本也还有两个弟弟的,因为年纪太小,都夭折在了那年。
所以秦大伯秦栋秦二伯秦梁和秦材,也就是秦封的爹,为什么年纪相差十多岁,是因为中间还有两个没立住的孩子。
他小时候最好的玩伴也被爹娘卖给了大户人家当奴才,这些年从未再见过。
想起那恐怖的回忆,秦大伯愁眉不展,要是真的旱灾,又该如何保全家人…
————————————————时间跨越线
秦封十二月初一出门,离开青山村前往府城,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才重新踏上青山村的回村路。
这二十日他先去到府城,看望了老师,还没等他开口,没想到老师已经早有消息,让他注意屯粮,没事少出门,最近外面有些乱。
原来北方已经大旱一年,民不聊生,北方的人饿的饿死,逃难的逃难,因蜀郡相对来说地处偏远,又有“蜀道难于上青天”之名,逃难来的流民并不多。
而以富庶出名的苏杭一带,流民遍地,官府管都管不过来了。
粮价一涨再涨,为了治住这股风气,菜市的头都砍了一地。
也只是暂时控制了下来,如果北方情况没有改善,恐怕再乱起来也是早晚的事。
从北方来的流民也有小部分往蜀郡边走,秦封出发前在重山镇看到的那两个乞丐,绝非偶然。
听了老师的话,秦封表示他正是为此事而来,两人谈论半日后,秦封提出告辞,他打算趁着还没乱起来去屯物资。
秦封的老师是偶然的机会认下的,当时他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只以为是个普通学者,后来知道了真实身份,没想到对方竟是……
老师桃李满天下,受人尊敬,他盼望能有再见的一天。
临走前一天告了别,第二日一早老师就出门去了,他让管家送了一盒子东西给秦封,秦封打开发现竟是一小盒银子,怪不得沉甸甸的,他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老师还让管家带了话,说知晓他家中并不富裕,如今旱灾流民,时局不稳。
这银子对他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但赠予秦封,希望能帮到他,望他能和家人好好活下去,要想报答,等再见之日。
秦封听完后内心触动,借了纸笔,留了一封信,请管家务必交到老师手上。
老师赠银这事,他记在心中,他不是迂腐之人,收下银子后,他往最近的大码头去。
留下的信,希望也能给老师提个醒。
家中的银子他带了二十两出来,路上用了些,还有十二两,除了砜老师送的一百两银子外,在府城中,他特意变幻妆容,卖了两个方子。
在得知可以穿回青山村时,秦封也做了准备,他想好不再科考,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也不是他想要的。
特意查了资料,记下了景国没有的拿着东西。
秦封了一个肥皂方子,一个弄出高度酒的办法,换来了一千两银子。
他记下的方子不止这些,但为何卖这两个,有他的私心在其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过这三年吧。
老师给的银子留着备用,他买了个马车,租了个院子,揣着这一千两银子开始采购物资。
他的第一站就是府城附近的大码头,这个码头是蜀郡唯一水路,老远就能看见来来往往的大船,码头上热闹非凡。
秦封用第八天签到获得的化妆品,把自己化成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话里话外的身份是个管家,老爷要归乡,又听说北方旱灾,特地派他出来屯粮。
稻谷一千二百百文一担(一百斤),大米(去壳的稻谷)一千六百文一担。
秦封习惯吃米饭,所以大米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按照他和谢栗的饭量来算,一顿约半斤米,一天三顿,一个月三十天,就是近五十斤米。
三年天灾,就算这三年内没有粮食收获,那么三十六个月,就得一千八百斤米,何况三年天灾结束,地里也不一定能马上产出粮食。